沉思反应量表中文版在高中生中初步运用结果分析
Nolen-Hoeksema早在1987年提出了抑郁的反应方式理论,认为沉思(rumination)可能是抑郁发作的重要易感因素,可以促使或加重抑郁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她把沉思定义为: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抑郁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含意的行为和想法,可能包含了反复思虑症状(如,思考“我多么的疲乏”)、抑郁的可能原因(如,询问自己“为什么我心情低落而别人没有”)、以及抑郁可能引起的后果(如,“思考如果我一直这样下去,我将不能完成我的工作”),并编制了反应方式问卷(Response Styles Questionnaire,RSQ)来评估沉思和转移(distraction)两种不同的反应方式。
沉思反应量表 中文版 高中生 抑郁发作
杨娟 凌宇 肖晶 姚树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中心,长沙,410081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58-60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