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在两年粗残疾率(1987-2006)变化中产生的效应
目的:用多种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残疾现患水平的影响,验证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是导致我国人口残疾率增长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假设。 方法:应用人口年龄结构对残疾率标化的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因素对残疾率的影响。 结果:在两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样本人群中,年龄构成发生较大变化,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由8.88%(1987)增长到14.05%(2006)。1987年与2006年人口粗残疾率及其95%M信区间分别为4.89%(4.86,4.92),6.39%(6.36,6.42)。采用标准年龄构成对其进行标化后,1987年与2006年的标化残疾率分别为5.77%与5.52%。 结论:人口年龄构成老龄化是导致我国总残疾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同时年龄结构老化在不同种类残疾率的变化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在积极应对老龄化导致的残疾增加(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的同时,还应积极预防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的发生。
残疾率 标准化 人口老龄化
彭晓霞 吴立娟 王嵬
100069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国内会议
亚洲第二届社区遗传学国际会议暨公共卫生与社区卫生服务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35-143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