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及其原因。提供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体外循环CABG(PCABG)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G)4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的19例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总死亡率4.39%(19/433),其中OPCABG和PCABG的死亡率分别为3.15%(10/317)和7.76%(9/1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ABG中,单纯PCABG的死亡率为5.13%(4/78),PCABG并瓣膜置换为11.76%(4/34),PCABG并室壁瘤切除为25%(1/4),三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EF 0.50以上死亡率1.45%(5/346)、EF 0.50以下死亡率16.09%(14/87)包括”EF 0.30-0.50 10.34%(6/58)、EF0.20-0.30 27.59%(8/29)”。19例死亡患者中,术中死亡3例,均为PCABG患者,死亡的原因都是心功能不全,包括1例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1例合并巨大室壁瘤,1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EF在0.25左右;术后死亡16例,OPCABG组10例、PCABG组6例(其中CABG同期瓣膜手术死亡3例),死于围手术期心梗5例,死于肾功能不全3例,死于围手术期出血1例,死于术后脑梗死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反复心律失常(室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2例,死于心功能不全2例。 结论:CABG是高风险手术,手术前后的危险因素是其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危险因素 死亡率 体外循环 原因分析

吴树明 曹广庆 张希全 谷兴华 刘晔 周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外科 山东 济南 250012

国内会议

华东六省一市第九届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

厦门

中文

38-42

2008-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