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期望收益、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实证研究
本文以2005年到2007年442个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先采用MANOVA方法研究了各产品要素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期望收益、实现收益和下边风险(负偏差)的影响,然后对实现收益的超额收益和横截面风险的相适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权益挂钩资产、理财期限较长、信托和QDII业务模式的理财产品的期望收益、实际收益和下偏差分别均高于非权益挂钩资产、理财期限短和直接投资业务模式的理财产品;内资银行(人民币)的理财产品的期望收益高于外资银行(外币),但它们之间的实际收益和下偏差并无区别。考虑横截面的风险因素后,大多数实际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其实伴随了更高风险。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银行理财产品 期望收益 实现收益 下偏差 MANOVA方法
宋军 吴冲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81-193
2008-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