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志贺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分型
目的:对5株临床分离产ESBLs的鸡福氏志贺氏菌及1株头孢噻呋诱导产ESBLs的标准福氏志贺氏菌进行基因型鉴定,研究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分子进化机制。 方法:对标准福氏志贺氏菌用0.5MIC的头孢噻呋诱导,每10代榆测β内酰胺酶及ESBLs,当诱导菌产生ESBLs后,对1株诱导和5株临床分离产ESBLs细菌分别用TEM、SHV、CTX-M三种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确定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 结果:5株临床福氏志贺氏菌质粒上具有相吲的TEM序列和相同的SHV序列,TEM型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己注册的AY903309(TEM-116)序列相比发生了2个位点基因突变即G157A、C409T,其中409位点碱基突变为沉默突变,157位点碱基突变导致相戍氨基酸序列53位发生突变Gly53Ser,此氮基酸突变在已发表的TEM型ESBLs的氨基酸序列上未曾出现,所以该TEM型ESBLs是一种新的TEM亚型,暂命名为TEM-1V型;SHV型与NCBI数据库中已注册AY826418(SHV-12)序列完全相同,为SHV-12型。头孢噻呋诱导标准福氏志资氏菌,诱导10代时产生了TEM-1型β-内酰胺酶,诱导50代时产生TTEM-1V型ESBLs。 结论:临床分离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基因型为TEM-1V型和SHV-12型,头饱噻呋诱导标准福氏志贺氏菌至10代时,产生的B内酰胺酶基因型为TEM-1型,诱导至50代时,产生的ESBLs基因型为TEM-IV型。鸡福氏志贺氏菌TEM-IV型ESBLs是由TEM-1型β内酰胺酶直接进化而来。
福氏志贺氏菌 ESBLs 基因分型 分子进化机制
胡功政 孙亚伟 陈红英 司红彬 苑丽 邓立新 莫娟 李胜利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郑州
中文
153-159
2008-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