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乳酸菌对EIEC感染肠道上皮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肠上皮样细胞(Caco-2)在侵袭性大肠杆茵(EIEC)感染后,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及乳酸茵对肠道上皮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Caco-2单层细胞感染模型,实验分组:正常组、感染组、乳酸菌处理组、庆大霉素处理组。采用免疫金标记及电镜观察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位置和超微结构。采用免疫荧光观察紧密连接(TightjunctJion,TJ)相关蛋白,如Claudin-1蛋白,occludin蛋白。JAM-1蛋白,ZO-1蛋白及F-actin的表达变化的分布和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免疫胶体金及电镜观察发现,紧密连接结构位于相邻上皮细胞间的顶端,间隙大小约25~38nm,而EIEC感染上皮细胞后,免疫胶体金定位不清;EIEC感染后,细胞骨架F-actin遭到破坏,而乳酸菌处理后F-actin的表达明显增多;EIEC感染后,相邻Caco-2细胞间TJ结构遭到破坏,TJ相关蛋白(Claudin-1蛋白,Occludin蛋白,JAM-1蛋白,ZO-1蛋白)的表达亦减少,而乳酸菌处理后可以减轻EIEC引起的TJ结构受损、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多。 结论:EIEC感染肠上皮样细胞Caco-2后,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及细胞骨架F-actin的表达和分布发生改变,而乳酸茵可以明显抑制EIEC引起的单层细胞紧密连接结构和相关蛋白的破坏,并改善细胞骨架的分布表达。

乳酸菌 紧密连接 Claudin-1蛋白 Occludin蛋白 JAM-1蛋白 ZO-1蛋白 保护作用

张中伟 秦环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上海 200233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138-145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