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岛市市北区中小学衔接中学生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研究青岛市六年级小学生升入初中过程中焦虑状况; 方法:对200名六年级学生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升入初中一年级后再次评定;比较小学升初中后学生心理行为的变化。 结果:六年级学生焦虑检出率3.5%,初一学生焦虑检出率3.0%,六年级学生焦虑程度(31.53±0.49)与初一学生(31.45±0.54)无显著差别(P>0.05);男女生之间焦虑程度不存在差异;六年级男生焦虑与家庭收入、敌意性、学习能力相关(F=1.63,/R=0.71,P<0.05);家庭收入、家庭和睦、Achebach多动、敌意性是初一男生焦虑的因素(F=1.69,复相关系数R=0.55,P<0.05,);六年级女生焦虑与家庭和睦、亲子关系、Achebach攻击性、借读情况(F=7.71,复相关系数Y=0.38,P<0.01)密切相关;升入初一后家庭和睦、思维问题及自伤引起女生的焦虑。 结论:中小学衔接中学生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家庭和睦、青春期反抗形成、思维敏感等以及经济因素成为学生焦虑的重要因素。

中小学衔接 学生心理 焦虑状况

刘振静 高安民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国内会议

山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

山东枣庄

中文

19-23

2010-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