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以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为对照,探讨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7月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中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2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维思通)、喹硫平(思瑞康)、奥氮平(再普乐)药物治疗2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4、12、24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人际和社会交往功能量表(PSP)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 结果:治疗终点两组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均有显著疗效(P<0.05),显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组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PANSS评定在第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第24周末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组得到更好的社会功能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的副反应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组的静坐不能发生率早期高于口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长效利培酮微球比口服非经典抗精神药物总体疗效相当,社会功能恢复好,副作用较少。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白录东 杨楠 谷德康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泰安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

国内会议

山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

山东枣庄

中文

30-35

2010-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