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区试验路堤的沉降观测与预测研究
,郑西客运专线路堤工后容许沉降量为15 mm,湿陷性黄土区路堤地基处理的沉降控制是关键性技术难题,为此,选择湿陷性黄土代表性地段进行了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路堤工程沉降观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堤本体的压缩沉降量只有3 mm,并在路堤竣工后的15 d内趋于稳定,路堤沉降主要由地基沉降控制,而地基沉降则决定于3种不同地基处理措施层以下土层的沉降量大小.在沉降量大小、地基处理和浸水效果方面,22 m深湿陷性土层伞部处理的柱锤冲扩桩区段最好,15 m深湿陷性土层的挤密桩区段较好,6 m深湿陷性土层的强夯区段最差,而且采取合理的防排水措施防止坡脚附近积水浸泡非常必要.采用双曲线法、三点法和Asaoka法预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路堤的最终沉降量,柱锤冲扩桩区段、挤密桩区段的路堤分别需要恒载预压5个月、8个月便可卸除荷载铺设无碴轨道,强夯区段路堤的预压荷载可能需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客运专线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路堤 沉降
王小军 屈耀辉 魏永梁 杨印海 达益正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宁波,315100;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陕西杨凌
中文
220-231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