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空间被动遥感:机遇与挑战
虽然星载和机载雷达正在遥感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均无法实现全天候持续遥感观测。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近空间飞行器兼具卫星和航空飞机的优点,能提供类似卫星的宽覆盖、长续航能力和飞机的快速响应能力,这为研究新体制遥感测绘技术创造了条件。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近空间飞行器载的被动遥感新技术;主要分析其距离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等成像性能,并讨论其在环境监测、海洋遥感和国土保护等要求持续监测领域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其优势。 作为一种新体制被动遥感技术,近空间被动遥感在运动补偿和成像处理等方面均与当前研究的主、被动遥感技术有较大的区别。为此,文章进而分析其在运动补偿和成像处理等方面的难点所在,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近空间被动遥感可为实现对军事目标静默侦察、对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预报与评估等应用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并有希望开拓新的遥感应用研究领域。
近空间 被动遥感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空间分辨率 新体制雷达成像
王文钦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成都 610054 北京大学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第五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DCDF 2008)
北京
中文
217-226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