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DRAV模型及其在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新疆焉耆县平原区为例

结合内陆干旱区地下水的特点,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GOD法和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DRAV模型,其中D为地下水埋深(groundwater depth)、R为含水层净补给量(net recharge of aquifer)、A为含水层特征(aquifercharacteristics)、Ⅴ为包气带岩性(lithology of vadosezone)。以新疆焉耆县平原区为例,在GIS平台上,利用DRAV模型评价该地区孔隙地下水的脆弱性。结果表明:焉耆镇一带是地下水脆弱性高的地段。为解决城市供水与地下水脆弱性这一对明显的矛盾,应加强该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地下水 脆弱性评价 DRAV模型 干旱地区

周金龙 吴彬 李国敏 刘丰 王毅萍 郭晓静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乌鲁木齐市 830052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 430074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乌鲁木齐市 83005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313-319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