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管道流示踪试验的定量解析
利用荧光素钠作为示踪剂在柳州官村地下河流域进行人工示踪试验。采用GGUN自动荧光监测仪获得穿透曲线,利用GREENSPAN多参数水文水化学监测仪记录试验期间的水位变化。利用QTRACER2软件分析穿透曲线,计算溶质运移参数、地下水流动参数以及岩溶管道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在9.9km的岩溶管道中示踪剂的平均运移时间是13.6d,平均运动速度是726m/d,纵向弥散系数是0.27m2/8,弥散度是32m,管道体积是0.5×106m3。示踪剂的回收率是42%。示踪试验还验证了岩溶管道的走向和地下水之间的联系,为含水层的保护提供重要的信息。
落水洞 对流-弥散 污染物运移 水文地质调查 岩溶管道流
姜光辉 郭芳 林玉石 于奭
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 54100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84-387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