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三维重建及相关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正常女性臂丛及周围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探索神经受压的解剖学基础。 方法:利用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数据集C2-T3层面共计750幅图像对臂丛神经及其毗邻组织(主要为骨、肌肉及腱性组织)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观察神经占位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三维模型的臂丛神经各段(根、干、股、束)进行垂直切割,分别计算神经/间隙比值。计算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重建后,可透过体表在任意角度观测模型的内部结构。其中臂丛神经根、干、股、束各段结构的空间位置及行径方向均可清晰显示。神经/间隙比值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四组数据组成的整个模型F=11.73,(P<0.05)具有显著性。对根、干、股、束各组间比值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根、股段与干、束段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根、股段比值明显高与干、束段,P<0.05。 结论:臂丛神经周围的骨、肌肉及腱性组织是造成神经卡压的主要因素,臂丛根、股段所处神经通道相对较为狭窄。研究结果有望进一步提高对上述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臂丛神经 三维重建 解剖学
李琦 曾炳芳 王金武 芮碧宇 郭尚春 刘翌勋
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复旦大学数字医学中心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21-124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