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截骨后急性脊髓短缩安全范围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制作新西兰兔脊柱短缩动物模型,明确单脊椎切除后脊髓的形态学及功能改变,研究脊髓短缩的安全范围。 方法:采用4~5月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共120只,体重2.5~3.0kg。按照动物模型制作方法行腰3全脊椎切除术,根据后方椎板切除范围随机分为单椎板(A)、双椎板(B)及三椎板切除(C)三组,每组40只。每组根据压缩高度不同再分为压缩L2/3、3/4椎间盘及L3椎体总体高度的25%,50%,75%及100%等4个亚组。测量不同脊柱短缩程度下脊髓的短缩长度、迂曲最大处脊髓直径、脊髓-神经根交角、矢状位迂曲角、术中SSEP变化情况及术后Talov评分。 结果:麻醉意外死亡2例、椎管静脉丛大出血死亡3例,术中椎板减压致脊髓损伤3例,其余均顺利完成建模及短缩后测定,共112只新西兰兔获得完整试验数据。无论何种椎板切除范围,压缩高度小于椎体高度的50%时脊髓形态虽出现一定的形变,但术中脊髓功能监护及术后Talov评分均位于安全范围之内。压缩高度大于椎体高度的50%时,单椎板切除组的脊髓形变及术后脊髓功能明显低于双及三椎板切除组(P<0.05)。压缩高度大于椎体高度的75%时,双及三椎板切除组脊髓形变及术后脊髓功能显著降低,其中三椎板切除组脊髓形态变化相对较小,但与双椎板切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本研究证实椎板切除范围对脊髓形态及功能有较大影响。单椎板切除组的脊髓形变及术后脊髓功能明显差于单及双椎板切除组。单椎板切除组安全范围仅为椎体高度的50%,而双及三椎板切除组压缩安全范围则可达75%。双椎板切除可基本避免术中脊髓皱缩造成的脊髓损伤。
脊椎截骨 急性脊髓短缩 安全范围 动物实验
刘新宇 郑燕平 李建民 王延国 张凯 贾龙 宫良泰
山东省齐鲁医院骨科通讯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12-218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