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ke5型脊柱侧凸前路选择性融合后近端胸弯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Lenke5型脊柱侧凸前路选择性性融合术后近端胸弯的转归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近端胸弯的Lenke5型脊柱侧凸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15.3±2.0岁(范围12-18岁),平均Riss-er征3.8±0.8(范围0~5),Lenke 5C-型10例,Lenke 5CN型19例。均行前路选择性融合手术,平均随访33月(范围24~58月),分析术后近端胸弯的转归及其与术前相关指标的关系。 结果:行路选择性性融合术后,主弯Cobb角减小至11.9°±7.3°(矫正率为74.7%±15.3%)。近端胸弯Cobb角减小至16.7°±7.5°(矫正率为40.4%±21.8%)。术中放置椎间融合器植骨患者的术后近端胸弯矫正略优于行自体肋骨植骨患者。近端胸弯Cobb角矫正丢失2°以上的9例患者术前近端胸弯Bending相矫正率较低(F=5.408,P=0.028)。此外,在发生显著近端胸弯矫正丢失(矫正丢失5°以上)的3例患者中,2例术前近端胸弯Cobb角均达35°以上,2例近端胸弯柔软度低于50%,1例主弯和近端胸弯Cobb角比值低于1.25,1例形Risser征为0级。末次随访时近端胸弯Cobb角与术前近端胸弯Cobb角、近端胸弯Bending相Cobb角以及近端胸弯和主弯Cobb角比值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64,P<0.001;R=0.555,P=0.001;R=0.515,P=0.002)。而末次随访时近端胸弯矫正百分比则与术前近端胸弯Bending相矫正率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5,P=0.006)。 结论:Lenke5型患者行前路选择性融合术后获得满意的主弯矫正和一定程度的近端胸弯自发性矫正。除受胸廓的限制和主弯去旋转矫形力的影响外,术后近端胸弯自发性矫正的转归还可能与患者术前近端胸弯Cobb角大小、柔软度以及生长潜能等存在密切关联。不过.术前近端胸弯Cobb角柔软度不能完全反映术后自发性矫正的程度。
特发性脊柱侧凸 Lenke5型 继发弯 自发矫正 前路内固定术
孙旭 刘臻 邱勇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朱锋 钱邦平 马薇薇
210008 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356-360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