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椎黄韧带切除术——保留椎板的椎管减压术

目的:研究颈椎黄韧带切除的手术方法以及在颈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本组25例,男22例,女3例,年龄32岁~68岁;黄韧带压迫部位:12例在C4~C7,9例C3~C7,3例C5~C7,1例C6~C7;21例伴有不同程度颈椎间盘突出及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其中伴有后纵韧带局限性肥厚或骨化者6例。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常规显露棘突及椎板,先切除棘间组织,再自正中开始切除黄韧带,硬膜即自椎板间膨隆从而显示压迫缓解。12例于术后1周~3个月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或椎体开减槽压植骨融合术。术后用颈领保护3周。 结果:25例术后症状即刻改善。随访8个月~10年,平均3年6个月,20例症状缓解,5例部分缓解。后期无复发征象。13例未行融合的颈椎有良好的活动度。JOA评分由术前的7.9±2.2(5~12)改善为术后的15.6±1.4(13~17),改善率86%。 结论:1,颈椎棘突椎板间有足够空隙可切除黄韧带。2,对黄韧带肥厚压迫明显的颈椎管狭窄症行后路黄韧带切除术治疗,能有效缓解其压迫症状,从而不必行传统的开门手术,保留了颈椎管及颈后肌肉韧带的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符合止常生理解剖状态,也就避免了开门手术常导致的轴性症状等缺点。3,对合并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或后纵韧带肥厚者,黄韧带切除术后可同期或及早行前路各类手术,并使手术相对安全。

颈椎黄韧带 切除术 椎板保留 椎管减压术

宋修军

26601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立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上海

中文

368-369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