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城市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的饮食状况,为制定营养教育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北京、厦门、广州、哈尔滨、兰州5个城市的50所中小学校,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体检结果筛选体重正常和超重儿童。使用自行设计的《儿童青少年膳食状况调查问卷》对7255名9~15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青少年的膳食状况等。 结果:各地区间学生营养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率最高的城市为北京;北京男生超重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地区间学生不经常吃早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兰州学生不经常吃早餐率最高;五城市全体超重学生及广州、哈尔滨、兰州超重学生不经常吃早餐率高于体重正常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地区擘生不吃旱餐的主要原因主要为不饿或不想吃、没有足够的时间。各地区间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差异主要有睡觉前吃东西、不常喝牛奶(酸奶)、喜好食用油脂和甜食、喜好食用西式快餐、喜好饮用碳酸饮料、偏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学生不喝牛奶(酸奶)的比例高于体重正常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国五城市儿童青少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不良饮食行为,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可能是超重的危险因素,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营养教育,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营养状况 儿童青少年 饮食行为
李珊珊 王海俊 马军 张世伟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19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系,北京 100191 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1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85-191
2008-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