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安排——基于利益协调理论的分析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农业主管部门对其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将其纳入视野,专家学者在此领域也涉足较少,著作和成果不多。目前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性质、任务、模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仍然没有统一定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更好的加强审计监督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吴联生教授的审计“利益协调”理论,对现行的农村审计模式做进一步的分析,以寻求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的合理途径。
农村集体经济 审计模式 利益协调理论
陈建萍 朱朝晖
温州大学商学院 325027,浙江工商大学 310012
国内会议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
武汉
中文
519-528
2008-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