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试论公允价值——谈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已经逐渐成为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等国家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90年代起也在一些准则中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公允价值,但这些准则出台后却成为了一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为此,准则的制定部门不得不大大减少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2006年我国会计准则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有把公允价值重新提上日程。分析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我国的准则制定部门和会计界之所以对应用公允价值的态度摇摆不定,是与我们对公允价值的认识不够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有关的。 本文先从与公允价值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入手,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性质,并从计量属性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与其他五个计量属性间的矛盾统一关系,提出了公允价值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并非特指某一计量属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接着,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运用的会计环境和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分别从提倡阶段、回避阶段以及重新引入阶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前景,对其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会计环境 可靠性 相关性

王瑞洪

福建正荣集团有限公司 莆田 351100

国内会议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

武汉

中文

384-398

2008-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