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环节弱化机理分析及其政策研究
对全国1978—2006年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粮食产量将增加0.35万吨。可见,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的高效运行是当务之急;其次,具体阐述全国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现状,众多农田水利设施寿命普遍偏短,很多达不到应有的设计寿命年限,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轻管理、轻维护现象非常突出,大量基础设施不能充分发挥功能,浪费严重,形成农业发展“瓶颈”,从而揭示出目前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状况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严重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问题;最后,创造性的从五个方面具体剖析农田水利设施缺乏高效运行的形成机理,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农田水利设施 低效运行 机理分析
徐淑红 范建双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42-49
2008-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