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权利在中国:回顾、现状与政策建议
在西方福利国家与世界福利制度的发展进程中,公民资格与公民社会权利概念主导了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实现社会权利成为市场经济社会中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尽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义务教育学杂费减免政策以及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表明了改革之后我国公民社会权利方面的进展,但我国公民的社会权利并没有建立在公民资格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身份、职业、收入等基础上。从结果上看,社会权利在促进社会公正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差别化的社会权利本身就是社会不公正的重要来源之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目标的提出为公民社会权利的扩展提供了可能,突破户籍制度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公民社会权利扩展的重要内容。公民社会权利在中国的实现需要公共治理体系做出积极回应与调整,在多个政策层面做出改革与创新。
公民社会权利 中国 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资格
楼苏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313-322
2008-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