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内收肌群生物力学临床研究——附108例临床病例报告
目的:重点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内收肌群生物力学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意义。 方法: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内收肌群挛缩,条索状改变,髋关节功能受限,并对内收肌群的损伤程度做了临床分期,设定了相应的针刀治疗方案。 结果:通过临床研究,依据临床分期,损伤程度不同,采用针刀治疗,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结论: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内收肌群生物力学有着密切关系。通过针刀松解内收肌群,确保髋关节生物力学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和早期恢复髋关节活动功能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树立保存自身股骨头的新理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亦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性骨科难题”的顽症之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致残性疾病,致残率很高。治疗股骨头坏死,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倡导“树立保存自身股骨头的新理念”。作者通过多年临床研究,经过大量临床病例证实:由于内收肌群挛缩,而致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髋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现就将我院近年来108例临床病例研究,报告如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内收肌群 生物力学 临床研究 针刀治疗
杨宏斌 赖志刚
四川康骨医院骨病科 61004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3-56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