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及其遗传易感性研究
氯乙烯(VCM)是生产聚氯乙烯的重要原料,在塑料工业中应用广泛。VCM作为职业性化学致癌物,目前认为其致癌机制是通过中间活性代谢产物的烷化作用而导致遗传物质损伤,从而启动致癌过程。在毒理学研究中,检测细胞遗传损伤的常用方法很多,例如染色体畸变、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胞质分裂阻断微核试验(CBMN)、彗星试验和基因突变试验等。
氯乙烯 工人染色体损伤 遗传易感性
冀芳 郑颖佳 王琪 王威 仇玉兰 吴芬 柴尚建 李俊 夏昭林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381-387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