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腿假肢接受腔承重设计的发展

承重、传递运动是下肢假肢接受腔最主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小腿假肢接受腔的各种承重方式,50年代PTB承重接受腔取代传统大腿皮围式的设计,80年代末,硅胶技术的成熟带来TSB全面承重接受腔的广泛使用,近年来静水压力式接受腔理念的兴起。小腿残端承重是假肢趋于生理的重要条件,但是相关研究仍然较少,值得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小腿假肢 接受腔 承重设计

魏晨婧 曹学军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工程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北京

中文

945-948

2010-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