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汉字认知基本能力的研究

目的:考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汉字形、音、义加工的成绩,探讨其对汉字认知的基本能力。 方法:应用手动按键反应时实验范式,比较失语组和对照组完成汉字形、音、义判断及符号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 结果:失语组汉字形、音、义判断以及符号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均较对照组增加(均为P<0.001)。 失语组内汉字形、音、义判断的反应时较符号判断反应时延长.失语组和对照组组内不同加工任务反应时比较时,字音加工的时间均较字形时间长(p<0.001);字形与字义反应时比较时,失语组差异显著(p<0.001)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提示失语组字义加工的反应时较字形加工明显延长:对照组字义与字音之间错误率的差异不显著,而失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字音判断错误率高于字形、字义加工。 结论: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符号判断和汉字加工反应时和错误率均较对照组增加,表明其符号判断和汉字加工能力均有下降,失语组正确加工字音任务的能力降低。

非流畅性失语 汉字认知 错误率 基本能力

柳妍 宋鲁平 冯洪 张通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中心

国内会议

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北京

中文

195-200

2010-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