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区域收入差距研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然而在经济总量日益增长的前提下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却越米越显著,特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国民收入的区际分配的理论指导下,运用面板计量分析,考察了区域产业份额、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产品支出份额对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东、中、西三大地区在这些变量系数上的不同,探讨造成我国不同地区实际收入水平差距的因素。从而也验证了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区际收入差距理论,即区域产业份额是影响区际收入水平的关键变量,同时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产品的支出份额也对区域实际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另外,区域的非市场化程度、政府财政政策力量以及对外经济开放度也会影响区域实际收入水平能否得到提高。
新经济地理学 区域收入差距 产业份额 贸易自由度
徐杨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87-201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