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蛋白大分子药物保持自然构像的制粒技术

许多场合,蛋白药物需要以颗粒(粉体)的剂型给药。比如用于吸入给药时,蛋白须被制成1~5微米的颗粒以悬浮在空气中而被高效率地吸入肺泡;制备长效缓释剂型时,蛋白须被预制成几百纳米至几微米的固体颗粒以便在混悬于缓释聚合物溶液时不被有机相交性。然而,多数情况下,颗粒制备过程本身所依赖的亲水一疏水界面或多价离子凝聚本身却成为蛋白自然构像的杀手。蛋白自然构像的改变不仅降低了其治疗活性,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体有害的免疫反应,使蛋白药物从“良药”变为“毒药”。蛋白大分子药物的制粒需要能够保持其自然构像的方法。

蛋白大分子药物 自然构像 制粒技术

金拓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国内会议

全国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74-75

2010-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