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为规范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与管理,探索合理干预途径。 方法:整群选取普外科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2007年9月~10月的出院病例为干预前组,2008年9月~10月的出院病例为干预后组,期间研究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组织制定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等干预措施并实施综合干预,然后对干预前后组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干预对照研究。 结果:共纳入合格病例388例,其中干预前组185例(甲状腺手术41例,乳腺手术46例,疝气修补术98例);干预后组203例(甲状腺手术51例,乳腺手术38例,疝气修补术114例)。抗菌药物应用率由干预前组100%下降为干预后组72.41%(P<O. 05),其中用药无适应证比例由干预前组60. 54%(113例)下降为干预后组41. 87%(85例),下降较为明显(P<0.05)。用药频次由干预前组1. 43次/例下降为干预后组0.89次/例。干预前组预防用抗菌药物共涉及8大类26种,居首位是头孢菌素类120例次,其中一代头孢88例次,二代头孢14例次,三代头孢18例次;干预后组共涉及8大类21种,居首位仍是头孢菌素类68例次,其中一代头孢40例次,二代头孢7例次,三代头孢21例次。干预前组术前未用药有18例,术前给药时机≤2h有131例,术后未用药有5例,用药≤2d有101例;干预后组术前未用药有79例,术前给药时机≤2h有113例,术后未用药有62例,用药≤2d有86例。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干预前组580. 63元下降为干预后组263. 24元(P<0.05)。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下降明显,干预前组抗菌药物应用均不合理,不合理率为100%;干预后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130例,占64. 0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结论:从制订实施细则着手,细化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并借助行政干预、培训教育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干预,干预后组预防用抗菌药物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均较干预前组有所改善,说明某院制订的3种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为医疗机构加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管理探索了有益的干预经验。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

姜玲

安徽省立医院

国内会议

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上海

中文

33

2010-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