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ICU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ICU病房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生物学特点、危险因素、预后,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CRBSI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NNIS关于CRBSI的定义、诊断标准和评估参数,对2007年6月1日~2008年5月31日入住ICU病房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进行前瞻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资料由感控人员每日到临床记录和评估,病人预后情况和花费在其出院后进行记录。 结果:共有174例患者纳入研究,中心静脉导管日共1913日;发病23例次,CRBSI感染率13.2%,感染密度为12.0/1000,导管使用率72.8%; 在所有感染病例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者9例,以肠杆菌和假单孢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者7例,以屎肠球菌为主;真菌感染者7例,包括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平均分布;单因素分析中,中心静脉置管的个数、CRBSI发生前抗生素应用个数、导管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 CRBSI发生前抗生素应用个数≥3 (OR=6.335)和中心静脉置管个数>1 (OR=5. 981)是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感染前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没有统计学差异(P=O. 093),发生CRBSI后,两组患者发生VAP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感染组比非感染组的病例在ICU内住院日多12.8d/人,总住院日多9.5d/人,总住院费用多11万/人,上呼吸机时间多lOd/人,药费多6万/人,日花费多1700元/人,归因死亡率24.3%。 结论:我院CRBSI发生率高,感染密度大,对病人影响大,多个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抗生素应用频繁可以增加CRBSI的发生率,必须进一步加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ICU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卢岩 肖丽 于晓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国内会议

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上海

中文

49

2010-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