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院内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送检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院内获得性肺炎与社区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结果:1.典型病原菌分布: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的革兰氏阴性菌总构成比为84. 6%(176/208),革兰氏阳性菌总构成比为10.1% (21/208);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的革兰氏阴性菌总构成比为47% (55/117),革兰氏阳性菌总构成比为47.9% (56/117)。2.产ESBLs的检出率:医院获得性肺炎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6株,检出率64%,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3株,检出率58.9%,产ESBLs阴沟肠杆菌8株,检出率57%;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2株,检出率2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4株,检出率21.1%,产ESBLs阴沟肠杆菌1株,检出率20%。3.MRS检出率: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但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溶血、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3株,检出率28.6%。 结论:本院所处社区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分离的G-杆菌产ESBLs的检出率高达60.3%。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分离的G-杆菌产ESBLs的检出率有增长趋势。获得性肺炎患者痰标本G+菌的分离率社区与医院存在较大差异。G+菌对常规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临床在抗感染治疗中,应结合本地区及医院病原菌变化分布特点,实行优化性的经验性的治疗,结合实验室检测及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院内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王晓霞
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上海
中文
54
2010-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