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改良式体位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

目的:探讨改良式体位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关系。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住ICU进行机械通气患者155例,入选标准:患者置管时间?24h,插管前无呼吸道感染。将15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3例采用常规体位(即以患者舒适为依据,有仰卧位、侧卧位或床头抬高角度?30°的不规范半卧位),实验组82例采用改良式体位(即左侧30°→45°→半卧位→右侧30°→45°,左、右侧卧时床头仍抬高30°-45°),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VAP的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中华医学呼吸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治疗、护理、使用呼吸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照组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73例,发生VAP37例,发生率为50.68?;实验组82例,发生VAP23例,发生率为28.04?。而且改良式体位因频繁地更换体位,避免了临床上由于病人长时间处于半卧位,清醒病人感到腰部不适,还增加尾骶部皮肤的剪切力,易发生压疮的缺点,使依从性增加。此外改良式体位拓宽了清醒患者的视野,患者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转移了病痛的注意力,有助于减轻痛苦。唯一的缺点是改良式体位床头的抬高会增加非计划拔管的危险性,可通过与患者沟通和合理约束,是可以预防的。 结论:改良式体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还是利大于弊,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痛苦,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改良式体位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效的方法。

改良式体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顾月群 金伟娟 殷雅琴 沈琴芳

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上海

中文

55

2010-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