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研与改进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查找引起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原因,制订适合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有效的锐器伤防范措施。 方法:①引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②调查前分层次培训。⑧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①被调查者锐器刺伤(除外安瓿瓶)的高危人群前三位比例:护士刺伤率59.4%>医技人员刺伤率51.9%>医生刺伤率47.4%。②医务人员锐器刺伤(除外安瓿瓶)率51.8%,刺伤上报率0.7%,发生职业暴露14.8%,发生职业暴露后上报率6.5%,职业暴露病原体中HBV占83.9%,HCV占16.1%。③环节因素导致锐器伤比率最高是手术缝针15.8%、锐器伤的高危场所是手术室36.2%,高危器具是静脉输液针22.8%。④刺伤例次率最高的科室为:妇产科17.3%、骨科15.7%、手术麻醉科15.4%。⑤安瓿瓶破裂导致锐器伤最多的人群是护士65.3%。⑥锐器伤(除外安瓿瓶)医务人员对培训知晓率64.0%.医生32.9%、医技人员35.7%对培训的知晓率低。 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医技人员与医生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是关注的重点,同时反映出目前基层医务人员对锐器伤防护存在防护意识淡漠,刺伤或职业暴露后上报率低,医生、医技人员对培训的知晓率低等问题,于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医务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改变现有环境设施是加强锐器伤防护管理的当务之急。针对诸多高危因素,确定分步实施目标及持续改进工作重点,是确保干预措施落实,降低医务人员因锐器刺伤而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几率的重要举措。

基层医院 医务人员 锐器伤

张淑会 王晓兰 李改兰 李真祥 郭演平 马忠科

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上海

中文

93

2010-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