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现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寻求预防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方法,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2009年3月-8月二级医院手术室的8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在正式调查前,先选取1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以测试问卷的可读性和可信度。并对调查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负责调查工作。调查量表回收后对一般性资料、职业危害的原因、工作中的防护行为进行统计。 结果:被调查的86名护士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原因是锐利器械剌伤,特别是缝针在传递时,刺伤达79.1%:手术室巡回护士接触血液的机会高于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接触血液机会最高的为术后贴切口敷料和穿刺,均为100%,洗手护士接触血液机会最高的为清洗器械,占91.9%;手术室护士在预料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操作中经常戴手套者仅占12.8%,偶尔戴手套者占65.1%,不戴手套者仍然占22.1%;接触到血液、体液、污物后能做到立即洗手的占37.2%。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护士在每种原因上发生危害的情况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护士在接触HBV患者戴手套、接触HCV患者戴手套、接触污染后立即洗手上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接触HIV、梅毒活动期患者,预料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操作中戴手套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漠,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的措施,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基层医院
张红英 惠晓燕 沈蕾
渭南市第二医院控感科
国内会议
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上海
中文
94
2010-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