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医务人员锐器伤64例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污染利器伤发生的情况,探讨原因与防护对策。 方法:通过建立医务人员锐器伤监测系统,对医院2007年~2008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污染锐器伤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年间共有64名医护人员报告在工作中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污染的锐器伤,护士和外科医生利器伤发生率高分别为54.68%、35.94%: 46.88%锐器伤发生在手术室;按致伤锐器的种类统计,针刺伤81.25%、手术器械损伤18.75%,其中发生在分离针头、套帽、操作时未对准、整理和清理物品、尖锐物品藏于其他物品中、他人意外损伤等操作环节的比例分别为15.63%、12.5%、17.l9%、17.19%、9.38%、20.31%。暴露源的情况:乙肝病毒污染锐器伤者最多占41例(64.06%),丙肝病毒污染锐器伤者(13例)20.31%,乙丙肝病毒混合感染污染锐器伤者(7例)10.94%,梅毒污染锐器伤者(3例)4.69%。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污染锐器伤医务人员经采取局部应急处理措施和相应血源性病原体的预防措施,无1名医务人员因血源性病原污染锐器伤而发生感染。 结论:护理人员和外科医生是利器伤高危和重点人群,手术室是锐器伤高发科室。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训练,完善和规范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合理配备人力资源。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风险。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接触

刘永华 郭凯 张立群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国内会议

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上海

中文

96

2010-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