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脾动脉血流量对脾亢程度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脾动脉血流量与血小板计数、脾指数及血清NO水平间的相关性,探讨脾肿大和脾亢程度的影响机制。方法:肝硬化伴脾亢患者36例(肝硬化组),健康体检者10例(对照组),血清NO浓度测定用硝酸还原酶法,脾指数与脾动脉血流量由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结果:肝硬化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0.8±27.8)×109/L和(212.4±71.8)×109/L(P=0.000);脾动脉血流量分别为482.5±263.6ml/min和181.2±61.9ml/min(P=0.001);血清NO水平分别为97.65±20.99μmol/L和50.77±19.40μmol/L(P=0.000)。肝硬化组血小板计数与脾动脉血流量显著负相关(r=-0.422,P=0.01),脾指数与脾动脉血流量显著正相关(r=0.336,P=0.045),脾动脉血流量与血清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46,P=0.000);Child A级、B级和C级组患者血清NO水平分别为80.98±17.13μmol/L、95.75±21.99μmol/L和112.36±25.45μmol/L,呈依次递增,A级组和C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3)。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升高及脾动脉血流量增加可能是影响脾亢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血流量 脾亢程度

张启瑜 陶崇林 徐克育 周蒙滔 朱千东 施红旗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浙江 温州 325000

国内会议

2010 国际腹部创伤暨第十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

合肥

中文

261-265

2010-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