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雄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的熔体-橄榄岩反应机制:实验约束

目前,地学界对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自古生代以来发生巨厚减薄已达成共识。但是,关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全减薄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还存在许多的科学争议,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作用机制。总的来说,目前对于岩石圈减薄机制的观点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1)拆沉模式;(2)热一化学一机械侵蚀模式。自从Gao等利用下地壳拆沉模式来解释辽两兴隆沟组埃达克质高Mg#安山岩的岩石成因以来,与拆沉作用有关的减薄机制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火山岩不仅具有埃达克质地球化学特征,而且具有高的Mg#值,因此需要拆沉的下地壳榴辉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富Si低Y熔体与软流圈橄榄岩相互作用以获得高的Mg#值。

岩石圈地幔 减薄机制 地球化学特征

王超 金振民 高山 郑曙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30074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吉林 13006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2009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长春

中文

26-27

2009-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