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早白垩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对大陆埃达克质岩的成因启示
近年来,关于中国东部的埃达克质岩的报道越来越多。一部份作者认为,这些埃达克质岩为加厚/拆离下地壳熔体,具有很重要的地质意义;另一部分作者认为,它们的成因是多解的,也可以由下地壳物质榴辉岩相部分熔融之外的过程产生,因此,它们的地质意义并不清晰。大别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造山带,曾经存在一个加厚的大陆下地壳。直到早白垩纪,大别造山带一直缺少大规模岩浆作用。大别造山带早白垩纪岩浆作用以中酸性为主,有少量基性岩。早期的花岗岩类一般具有埃达克质组成,它们极有可能代表加厚/拆离大陆下地壳的熔体。因此,研究这些代表性的样品,并将它们与其他中用东部的埃达克质岩进行对比,对理解大陆埃达克质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埃达克质岩
何永胜 李曙光 Jochen Hoefs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安徽,230026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安徽,230026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University of Goettingen,I Goidschmidt,37077,Germany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77-179
2009-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