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感染病学科的现状思考

记得在100年前,物理学界正值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发展至顶峰与成熟时代,有人预测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今后所做的事情也无非是小修小补而已。但随着爱因斯坦1905年相对论的发表,传统物理学大厦开始崩塌,现代物理学揭开了崭新的序幕。 同样,随着一系列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1967 美国的公共卫生部( US Surgeon General )宣布对感染性疾病的战斗已经赢得胜利。感染性疾病将成为医学史上的一段辉煌传说,今后所有的工作只是添砖加瓦与叙说历史而已。更有人指出,感染性疾病作为单独的一个学科设置已经不合时宜。但很快新发与再发传染病随着全球经济与人口迁徙的活跃而开始出现或者上升。艾滋病的出现并扩散为这些过早的结论划上了句号。也因此有人声称“艾滋病拯救了美国的感染病学”。 在中国,随着我们与西方医学交流的加强,也逐渐有人提出肝炎应该归于肝病和胃肠病科,肺炎(包括 SARS )应该归于呼吸科,抗感染药的使用应该由呼吸科和 ICU 医生负责,发热待查归于呼吸科和血液科 ...... 总之一句话,感染病科的存在已经不具备很站得住脚的理由了。那么感染病学科到底何去何从呢?

感染病 学科设置 控制措施

翁心华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国内会议

首届北京地坛感染病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5

2006-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