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Ms7.1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区评价
研究玉树地震灾区4县27乡镇的灾后重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选定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震烈度4个因素作为评价分区指标,构建了单因素指标评价准则,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分别给出了基于自然单元、乡镇以及各乡镇工程建设用地、特别是极重灾区结古镇镇址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除奔达乡、真达乡、洛须镇、正科乡、尕多乡等5乡镇所在地分布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和极差区,不具备重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外,其余各乡镇所在地均处于工程地质较好和良好区,具备重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古镇原镇址85%的建筑用地分布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只有零星的建筑用地分布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和极差区,活动断裂穿越,距离地质灾害易发地较近,重建时要注意避让。
玉树地震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祁生文 刘春玲 常中华 翟文龙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温州
中文
224-228,241
2010-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