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隧洞破坏机理及深浅埋分界标准

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方法将隧洞破裂面与稳定性引入到定量分析,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得用岩破裂面的位置及围岩的稳定安全系数.研究表明,浅埋拱形隧洞破坏来自拱顶,深埋隧洞来自侧壁.通过从浅埋到深埋的数值分析,研究隧洞从浅埋到深埋的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矩形隧洞,当埋深小时逐渐形成浅埋压力拱,当到达某一埋深时,浅埋压力拱消失,同时深埋压力拱(普氏压力拱)出现,可以确定深、浅埋的分界线,当埋深增大至某一深度时,破坏从拱顶转向侧壁;对于拱形隧洞,当埋深小时出现浅埋压力拱,但不出现深埋压力拱,当达到一定埋深后,破坏从拱顶转向侧壁,可以确定深、浅埋的分界线.深、浅埋的分界线主要取决于洞跨与洞形,与围岩强度关系不大,浅埋时围岩可以是稳定的.

浅埋隧洞 深埋隧洞 破裂面 破坏机理 浅埋分界线

郑颖人 徐浩 王成 肖强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市地质灾害研究中心,重庆,400041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

国内会议

第10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

温州

中文

1851-1856,1875

2010-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