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米场花岗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

花岗质岩中发育的暗色微粒包体蕴含着丰富的壳-幔相互作用信息。对它及寄主岩石进行系统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揭示深部岩浆作用过程,有助于了解花岗岩起源、演化及形成机制等地质问题。近年来,广西米场岩体因在其内部和接触带发现了与岩浆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钨钼矿而受到关注。早年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1986)就发现在米场岩体中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和由暗色矿物组成的条带或团块,但一直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很明显岩体与钨钼矿化在分布时空演化和物质来源上关系密切,本文主要讨论米场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与寄主花岗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源区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探讨。

广西米场花岗岩 暗色微粒包体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付强 葛文胜 温长顺 李世富 张志伟 李小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广西第六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0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3-44

2010-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