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阿尔金超高压榴辉岩中流体包裹体及其地质意义初探

近10多年来,我国西部阿尔金南缘多种类型高压-超高压岩石的陆续发现,使该造山带成为研究大陆深俯冲与折返动力学的热点地区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阿尔金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由西向东主要分布在江尕勒萨依、清水泉和英格利萨依三个地区,它们共同构成同一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形成时代为475~509Ma,其形成主体是早古生代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其中,部分岩石代表的俯冲深度可达>200km 甚或>350km的地幔深度。然而,迄今为止对这些岩石形成与折返过程中的流体的性状、作用及其演化等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为此,笔者选取南阿尔金江尕勒萨依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的初步研究。

阿尔金超高压榴辉岩 流体包裹体 地质特征

康磊 刘良 曹玉亭 王超 杨文强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 710054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99

2010-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