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苏鲁造山带变质岩原岩组合与闽浙沿海晚中生代岩浆岩组合的对比:对扬子板块北东缘新元古构造属性的启示
大别-苏鲁造山带构造上位于扬子板块的北东缘,该区以发育众多类型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而为全球地学界所瞩目,成为国际上开展高压、超高压变质研究最理想的地区。该造山带主体由花岗片麻岩组成,其出露面积超过变质基底岩系的80%,其他岩石类型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其中榴辉岩仅占5%左右,它们主要呈透镜体或岩片出现在花岗片麻岩中。花岗片麻岩和榴辉岩的原岩岩性分别为酸性和基性火成岩,原岩年龄主要集中在700-800Ma,峰期年龄约750Ma。前人通过对这套变质岩的研究,全面探讨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于早中生代期间发生的大陆深俯冲作用及随后的折返过程,建立了包括板片俯冲、超高压变质、板片断离以及多阶段折返的多种演化模式,与之相比,对这些变质岩的原岩属性及所蕴含构造意义的研究相对薄弱,因而从总体上制约了对扬子周边新元古构造演化的正确理解。
大别-苏鲁造山带 变质岩 原岩组合 闽浙沿海 晚中生代岩浆岩
邱检生 胡建 李真 刘亮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3-274
2010-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