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荡子山不同源区流体对白榴霓霞岩包体交代作用—来自岩相学和Sr-Nd同位素证据

位于黑龙江嫩江县境内的荡子山火山岩,隶属科洛火山岩群,是中国最北部晚新生代一个火山岩群。荡子山火山岩为白榴苦橄岩,其中包有白榴霓霞岩岩浆型包体。该包体约占寄主岩体积的5%,其形状呈浑圆状及不规则状,大小20~40厘米,寄主岩与包体的接触界限清楚。Ar-Ar法定年结果显示,二者的年龄分别为13.5±0.4Ma和12.8±0.5Ma,表明二者都形成于新近纪。研究样品采自东经125°40”02”49°14”15”。

荡子山火山岩 白榴霓霞岩包体 岩相学 形成时代

张文兰 邵济安 王汝成 徐夕生 车旭东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210093,南京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14-515

2010-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