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式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

根据水成铀矿理论及其找矿实践经验,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一般只产出于中新生代以来构造相对稳定的次造山带构造区(张金带等,2005),具有缓倾斜坡带的中新生代盆地,而构造活动相对强烈的断陷或冲断带特征的盆地边缘不利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但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裙带发展演化,尤其是侏罗纪以来盆地构造变动及改造特征的深入分析,认识到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裙带内,存在相对和缓的构造活动时期及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区段。综合分析该区段地质构造环境及其演化,结合该地区油、气、煤等矿产及其对砂岩型铀成矿的影响,预测其中的惠安堡地段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通过勘查验证发现了新的铀成矿区。分析该区砂岩型铀成矿环境和矿化特征,不同于典型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初步认为是具有特色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式”砂岩铀成矿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 砂岩型铀矿 成矿环境 矿化特征 成矿模式

徐高中 李卫红 李保侠 贾恒 龚斌利

核工业二0三研究所,陕西 咸阳 712000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

长春

中文

156-157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