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环境中成矿作用的初步模拟实验研究
传统上认为成矿作用是指成矿元素在成矿流体形成和迁移途中逐渐富集和沉淀的过程,该过程中压力和温度是前后相承连续变化的,故成矿作用往往可以分成若干个阶段。但是,这种传统认识难以解释一些成矿作用的发生,例如广西大厂矿床100号矿体的形成机制。大厂矿床100号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礁灰岩中,为一形态不规则的巨大块体,总体上呈向西突出的新月形,长达1 240m,宽105~240m,一般厚7~25m,平均厚14.46 m,中心部位最厚达33 m(张起钻,1999)。虽然单矿脉的规模如此巨大,但矿体中几乎没有夹石存在,仅偶见“捕虏”礁灰岩岩块和沥青团块分布,而且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截然。
极端环境 成矿作用 富集特征
李建康 周义明 袁顺达 王登红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美国地质调查局,Reston,VA 2019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405-406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