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秧坪金属矿集区东矿带成矿元素富集规律
兰坪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中部,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属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带之兰坪盆地北部。其包括东矿带和西矿带两部分,其中东矿带即三山-河西矿带,是白秧坪矿集区最重要的以Cu、Ag、Pb、Zn和Sr为主的成矿带。以往研究者主要从矿集区矿床地质地化特征(田洪亮,1998;何龙清等,2005)、构造控矿作用(薛春纪等,2002a;邵兆刚等,2003)、同位素地球化学(陈开旭等.2000;薛春纪等,2002b)、流体地球化学(薛春纪等,2002b;何明勤等,2004;何龙清等,2005)、矿石中Ag、Co、Ni和Bi的赋存状态(刘家军等,2010)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在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剖析该矿带不同矿段的成矿元素富集规律,可望为东矿带矿床开发与矿石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白秧坪金属矿集区 成矿元素富集规律 成矿机制
冯彩霞 毕献武 武丽艳 邹志超 唐永永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433-434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