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芙蓉超大型锡矿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测年及其意义
芙蓉矿床是20世纪90年代在湘南地区新发现的超大型锡矿床,在空间上与骑田岭A型花岗岩体第二阶段侵位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据有关专家预测,芙蓉锡矿床锡资源量有望超过200万吨(黄革非等,2001)。近年来,有关骑田岭A型花岗岩与锡成矿关系的研究倍受关注(Zhao et al.,2005;蒋少涌等,2006;Li et al.,2007;Yuan et al.,2008;毕献武等,2008)。然而,在成矿年代学研究方面,尽管前人针对花岗岩、蚀变花岗岩及矿石中的脉石矿物采用各种测年方法间接获得了该矿大量的成矿年龄数据,但这些年龄数据分布范围较宽(133~177 Ma,王登红等,2003;Mao et al.,2004;李华芹等,2006;彭建堂等,2007),未能准确限定该区锡成矿事件的时限,这也是目前该矿床成因还存在激烈争论的重要原因。因此,直接获取高精度的锡成矿年代学数据是深入理解该矿床成因的关键。
超大型锡矿 成矿年代学 矿床成因
袁顺达 李惠民 郝爽 耿建珍 张东亮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 300170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543-544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