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齐斯成矿带萨尔布拉克金矿床构造-流体特征
萨尔布拉克金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北东缘之喀拉通克岛弧带,北邻呈北西西向展布的额尔齐斯构造挤压带。萨尔布拉克金矿产于下石炭统南明水组(C1n)内,金矿化主要发育于中部的中粗粒晶屑岩屑凝灰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中。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中碳质砂岩经变质成为糜棱岩化变质粉砂岩;凝灰岩经变质成为浅变质晶屑凝灰岩、千枚状蚀变晶屑凝灰岩、糜棱岩化变晶屑凝灰岩、千糜岩化凝灰岩;灰岩变质成为糜棱岩化大理岩。此外,变质晶屑凝灰岩中大量新生绢云母。围岩蚀变主要是毒砂化、黄铁矿化、硅化和碳酸盐化。据构造变形-热液蚀变-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矿床的构造-蚀变-热液矿化阶段可分为4个:Ⅰ韧性变形-黄铁矿化-硅化阶段;Ⅱ韧脆性变形-黄铁矿-毒砂-石英脉阶段;Ⅲ网脉状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Ⅳ石英.碳酸盐阶段。硅化与金的矿化关系密切,且具有时间长多阶段的特点,表现为Ⅰ阶段形成的重结晶石英颗粒Q1和顺层产出的石英脉Q2,Ⅱ阶段切层发育的石英脉Q3;以及Ⅲ阶段呈网脉状产出的石英脉Q4。
额尔齐斯成矿带 萨尔布拉克金矿 地质构造 成矿流体特征
王燕海 徐九华 刘泽群 魏浩
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611-612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