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测量在贵州关岭丙坝铜矿床应用研究
地气测量法是地球内部深穿透勘探方法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瑞典科学家提出,理论基础是地球内部普遍存在地气流,这些呈微气泡形式垂直上升的地气流在从地下深部向地表迁移的过程中,吸附矿体(或矿化带)及围岩的纳米级微粒并携带至地壳浅部或地表,引起特定元素的异常,根据异常元素的含量及种类,可以判断是否有隐伏矿体,推测隐伏矿体的种类及成因,而且,根据异常程度的不同,可估计矿体品位的差异。地气测量法除了用于探测隐伏矿体以外,对隐伏断裂、石油,天然气,岩石类型,地质体的埋深等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二十多年来,我国许多地质学家对地气测量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对地气法的采样、分析等方面加以了改进,进一步验证了地气测量法的可行性,使其愈加成熟,地气测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气候、水分、土壤pH值与Eh值等影响,但总体具有探测深度大、信息量丰富、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地气测量 贵州关岭丙坝铜矿床 地质特征
刘昶 曹建劲 熊志华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75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641-642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